<P><FONT size=3>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被作为高血压治疗药物已经有1/4世纪了。<BR>国家联合委员会高血压治疗指南将β受体阻滞剂作为5类一线降压药物之一。然而,由于近年的大量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表明其在无并发症高血压治疗中导致的过量死亡及致残率,使得其在该类高血压中的使用率下降很多。最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涵盖了13项包括β受体阻滞剂与安慰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比较的Cochrane荟萃分析。阿替洛尔占到了β受体阻滞剂临床治疗的75%,就反映了当前的治疗现状。当将β受体阻滞剂与安慰剂比较后发现前者并无减少全因死亡率的获益。我们注意到当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联用时,心血管疾病和卒中发生率增加。另外,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平人其物质代谢更容易受到影响并可能发生导致更坏预后的副作用。<BR>β受体阻滞剂是否如其他降压药一样能有效降压及其降低血压的效应是否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进展还受世人质疑。<BR>在INVEST研究中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22576名受试者平均随访2.7年。研究者比较阿替洛尔联合氢氯噻嗪每天两次与维拉帕米联合群多普利每天两次的治疗获益。结果发现降压效果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结局都相同。<BR>然而,LIFE试验使用氯沙坦加用氢氯噻嗪与阿替洛尔加用氢氯噻嗪每日一次相比在降压和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均有优势,该试验囊括了9193名患有高血压和左室肥厚的受试者。<BR>与之相似,收入19257名高位高血压患者的ASCOT试验将阿替洛尔联合苄氟噻嗪与安洛地平联合裴多普利进行对比,由于阿替洛尔组死亡率显著升高而早些时候停止了此项研究。总之,安洛地平组血压有显著下降。<BR>在LIFE和ASCOT试验中,所有药物都是每天给药一次。而ASCOT研究的一个亚组——CAFÉ研究则评价2199名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并比较了安洛地平治疗组与阿替洛尔治疗组对于中心动脉及脉搏压力的减低的异同。这一差异贯穿于四年研究评价的始终。在一个hoc后分析中,中心脉搏压与综合预后、总体心血管事件及肾脏损害的发生显著相关。虽然CAFÉ研究结果提示降低重心动脉压的药物治疗更多的与心血管终点相关而非手臂血压的检查,但我们还是无从知晓ASCOT和CAFÉ两试验在血压上的差异是因为阿替洛尔的每天一次服用(血清半衰期为6-7小时)还是因为安洛地平的降压优势。<BR>虽然β受体阻滞剂不再是非并发症高血压的一线用药,但它仍然在伴有慢性稳定心绞痛、心衰及心梗后的高血压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长效β受体激动剂及有扩展血管或多种受体的β受体拮抗剂还需要在进一步的长期研究中证明其适应症及临床获益。<BR>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停止在不伴有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青光眼或心梗后的高血压患者中使用β受体拮抗剂。在美国,我们正在等待JNC关于高血压治疗的指南最近版本中也会有相似对于无并发症高血压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建议。</FONT>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