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的造血新药艾曲波帕(eltrombopag olamine,商品名为Promacta)于2008年11月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脾切除术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艾曲波帕的中文化学名称: 3′-{(2Z)-2-[1-(3, 4-二甲苯基)-3-甲基-5-氧代-1, 5-二氢-4H-吡唑-4-亚基]肼基}-2′-羟基-3-联苯基甲酸-2-氨基乙醇盐(1∶2);英文化学名称: 3′-{(2Z)-2-[1- (3, 4-dimethylphenyl)-3-methyl-5-oxo21, 5-dihydro-4H- pyrazol-4-ylidene]hydrazino}-2′-hydroxy-3-biphenylcarboxyl ic acid -2-aminoethanol(1∶2);分子式: C<SUB>25</SUB>H<SUB>22</SUB>N<SUB>4</SUB>O<SUB>4</SUB>;相对分子质量: 564.65; CAS登记号: 496775-61-2。 </DIV>
<DIV> 文献报道艾曲波帕的合成路线是以2-溴苯酚为原料,经硝化得2-溴-6-硝基苯酚,经甲基化保护酚羟基,再与4-溴苯硼酸发生偶联反应后脱甲基得到2′- 羟基- 3′-硝基联苯-4-甲酸,经氢气还原得3′-氨基-2′-羟基联苯基-4-甲酸, 再与1-(3, 4-二甲苯基)-3-甲基-1H-吡唑-5 (4H)-酮反应得到艾曲波帕。 </DIV>
<DIV> ITP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表现为血小板损害或血小板数量不足,使患者出现淤伤或出血的风险增加。艾曲波帕为口服血小板生成因子类药物,是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它可与人体跨膜区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相互作用,产生信号级联放大作用,从而诱导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该药主要用于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球蛋白药物或接受脾切除术后效果不理想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艾曲波帕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上呼吸道感染、腹泻、鼻咽炎及关节疼痛, 还可能会导致肝毒性,患者服用该药期间应定期做肝功能检查。过量使用艾曲波帕可能会增加血小板计数的水平,产生血栓以及栓塞并发症,停药后有出血现象和有可能导致骨髓纤维化等。 </DIV>
<DIV> 艾曲波帕的化合物专利有: WO 2001/089457、WO 2002/057300、WO 2008/136843、WO 2003/098992、WO 2008/101141、WO 2008/073864、BR 2003/010094、EP 1534390、CN 1652842、JP 2005/526143、US 2006/0178518、 RU 2284994、ZA 2004/008701、NO 2004/005561。 </DIV>
<DIV> 目前仅在美国就有大约10万慢性ITP患者,因此艾曲波帕作为第一个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DIV>
<DIV>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