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新药前沿
药师对儿童合理用药的指导
作者:网络来源 时间:2009-12-08 点击:673 来源:网络来源
<P>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意义重大,指导儿童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对药剂师来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用药的合理性及服药方法亦不同。目前,上市药物品种繁多,许多药品广告及说明书夸大治疗作用,副作用书写不详,常造成不合理用药,甚至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十分常见。如何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地指导患儿的用药,让患儿承受最小的用药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以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要求。</P> <P><BR>一、对患儿家长的指导<BR>&nbsp;&nbsp;&nbsp; 1、对依药品广告、说明书买药的家长给予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副作用。<BR>&nbsp;&nbsp;&nbsp;&nbsp;2、推荐患儿易接受的药品及制剂剂型,甜味、无味的冲剂易接受,片剂、中药丸剂小儿不易接受。<BR>&nbsp;&nbsp;&nbsp; 3、对一种药品多种商品名的药品应告知患儿家长,避免重复给药,例如: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又名吗丁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严迪、琥乙红霉素、利君沙三种药名实际为同一种药物。<BR>&nbsp;&nbsp;&nbsp; 4、详细告知药品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在药袋或药盒上注明。病人能正确服用药品,增加病人的依从性,较好地完成治疗过程,加快病情的好转,例如:肠溶片不可掰开、压碎服用,胶囊剂要整粒吞服,不能用牛奶、饮料送服药物,除非药品注明可用牛奶、果汁同服(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BR>&nbsp;&nbsp;&nbsp; 5、准确计算小儿用药剂量,对处方有疑问的用药剂量,应核实后再进行调配。<BR>&nbsp;&nbsp;&nbsp; 6、对有果香味的药品(小儿施尔康、希刻劳冲剂、可福乐糖浆等)要特别交待,以免患儿贪吃、贪喝“果汁”服药过量。<BR>&nbsp;&nbsp;&nbsp; 7、交待药品的储存方法,如:阿斯匹林要放置在较干燥处,它吸潮而分解生成乙酸和水杨酸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医院自制的眼用制剂(如0.4%庆大霉素眼液,1%毛果云香碱眼液),需低温保存(2~10℃),室温中易失效。鱼肝油应避光保存,它氧化后颜色变红。</P> <P><BR>二、儿童处方调剂中的注意点<BR>&nbsp;&nbsp;&nbsp; 1、儿童应有专用处方,在接到儿童处方时应严格审查。<BR>&nbsp;&nbsp;&nbsp; 2、年龄需注意到月份,与家长核对,防止岁、月混乱。<BR>&nbsp;&nbsp;&nbsp; 3、药名、规格是否书写正确。<BR>&nbsp;&nbsp;&nbsp; 4、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简易计算:小儿用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600。<BR>&nbsp;&nbsp;&nbsp; 5、用药方法是否恰当,对3岁以下小患儿,应避免使用胶囊剂型的药物,因其吞咽比较困难。<BR>&nbsp;&nbsp;&nbsp; 6、审查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如:红霉素与阿斯匹林合用,增加耳毒性,易致耳鸣,听觉减弱等。<BR>&nbsp;&nbsp;&nbsp; 7、特别注意儿童禁用、慎用药的审查,如:喹诺酮类抗生素,16岁以下,儿童禁用,可以引起骨关节生长抑制。氨基糖苷抗生素,儿童慎用,可能引发耳聋等等。<BR>&nbsp;&nbsp;&nbsp; 8、如果处方里所开药品的剂量或给药方法确有问题,必须请医师改正后方可调配,药师无权为病人更换药品。<BR>&nbsp;&nbsp;&nbsp; 9、麻醉药品处方,必须用特殊的红色处方,按规定发放。</P> <P><BR>三、儿童常见病及用药注意事项<BR>&nbsp;&nbsp;&nbsp; 1、发热患儿体温在38℃左右,服用解热镇痛药的同时,也应合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必要时作血象常规检查,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解热的同时应多喝水,以利排尿和降温,否则因出汗过多,体温下降过快而造成虚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发热,忌服阿司匹林,它可诱发瑞氏综合征(Reye’s)。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为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口服吸收好,但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BR>&nbsp;&nbsp;&nbsp; 2、腹泻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稀大便等于或超过3次,无论有无粘液,称为腹泻。由于喂养不当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泻,在服用止泻药的同时,服用抗生素或再服用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BR>&nbsp;&nbsp;&nbsp; (1)止泻药的合理使用:<BR>&nbsp;&nbsp;&nbsp; 易蒙停: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肠蠕动,儿童首服2mg,以后每腹泻一次,服用2mg,直至腹泻停止,空腹或饭前半小时服用可提高疗效。<BR>&nbsp;&nbsp;&nbsp; 思密达:该药物有极高的定位能力,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然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也有固定作用,治疗急性腹泻疗效好,首剂量加倍,饭前服用。思密达必须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先服用其它药物,1小时后再服用思密达。<BR>&nbsp;&nbsp;&nbsp; (2)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BR>&nbsp;&nbsp;&nbsp; 喹诺酮类应禁用,它是广谱合成抗菌药,作用于DNA回旋酶,G+菌为主,实验表明对骨关节发育有不良影响,儿童及妊娠哺乳妇女应禁用。儿童细菌感染宜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BR>&nbsp;&nbsp;&nbsp;&nbsp;3、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使用:<BR>&nbsp;&nbsp;&nbsp;&nbsp;锌:锌对胶原组织的形成、骨骼发育、激素合成的影响较明显。锌&lt;60ug/d I 为缺锌,6岁以下儿童多见。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异嗜癖,发育及营养障碍,常常以为是肠寄生虫所致,延误治疗。缺锌引起维生素A代谢障碍,患夜盲症,低锌较严重可见身材矮小,性成熟障碍。按体重每日0.5-1.5mg/kg 补充,常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应饭后服用,不可过量,避免影响铁、铜等离子的代谢。忌与四环素、毒霉胺、多价磷酸盐同时服用。<BR>&nbsp;&nbsp;&nbsp;&nbsp;维生素类:应根据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适量补充。有的家长将其作为补剂给儿童长期服用,会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BR>&nbsp;&nbsp;&nbsp;&nbsp;维生素B2:缺乏VitB2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等,注意饮食,食用动物肝脏、蛋类、花生、酵母、全麦、新鲜蔬菜等。口服VB2 5mg 每日2-3次,在吃饭时、饭后立即服用,空服吸收不好。口舌糜烂者局部可用珍珠粉、冰硼散外涂。<BR>&nbsp;&nbsp;&nbsp;&nbsp;维生素D剂:缺乏维生素D剂易患佝偻病,6个月~3岁小儿发病率较高,要服用纯维生素D制剂,不要服用VitAD(鱼肝油),VitAD中含大量VitA,长期服用引起VitA慢性中毒。<BR>&nbsp;&nbsp;&nbsp;&nbsp;钙剂:目前钙剂品种繁多,盲目过早过多地补充,小儿卤门发育会受到影响,应根据病情需要,不能乱用。<BR>&nbsp;&nbsp;&nbsp;&nbsp;药剂师要以对病人健康极端负责的精神,努力精通业务,通晓药理及有关国际、国内新特药知识,全面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慎重、准确地指导药物的使用,提高用药水平,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P>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