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新药前沿
防范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
作者:网络来源 时间:2009-12-11 点击:503 来源:网络来源
<DIV align=left>头孢菌素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临床常用品种大约有20种左右。该类抗生素的特点是抗菌谱广,过敏范应比青霉素类少,杀菌活性较强。但该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值得医务人员高度警惕,在使用该类药物时需加以防范。<BR>&nbsp;</DIV> <DIV align=left>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羟氨苄、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拉定等主要经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进入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在进入小管液。在这一过程中,部分药物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后选择性地与线粒体膜结合,引起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呼吸窘迫以致细胞坏死。有些药物可作为半抗原引起免疫炎性反应,累及肾小管间质,引起急性药物性间质炎。&nbsp;</DIV> <DIV align=left>&nbsp;</DIV> <DIV align=left>多数情况下,头孢菌素所致肾脏损害大多发生在用药后1~3天之内,少数发生在用药1周或数周内。其肾脏损害的表现有腰、腹部疼痛,肉眼血尿,体检有脐下压痛及双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尿液呈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红细胞满视野,尿蛋白多为阳性,肾功能不同程度降低。一旦在用药期间出现上述症状、体征及尿检查异常,就应该考虑药物所致肾脏损害,须立即停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并给予足量的液体输入,应用止血剂和地塞米松肌注或静滴,一般在3~7天左右尿常规及肾功能可恢复正常,临床腰、腹痛症状可缓解。<BR>&nbsp;</DIV> <DIV align=left>防范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肾损害的关键是要合理使用,积极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当患者肾功能不全或有肾脏病史时,应当注意(1)选择对肾脏无明显毒性反应的药物;(2)老年人慎用上述有肾脏损害反应的药物;(3)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尽量缩短疗程;(4)患者若存在血容量不足,应先补足血容量再给药;(5)不能与其他也有肾脏损害反应的药物同时使用;(6)过敏体质患者使用时应高度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DIV>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