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1.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主要适用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口服制剂的抗菌作用较头孢唑林为差,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症病例。</DIV>
<DIV>2.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中度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骨关节感染和腹腔、盆腔感染。用于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物合用;头孢呋辛酯口服尚可用于淋病奈瑟球菌所致的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肛门感染。</DIV>
<DIV>3.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盆腔炎、骨关节感染、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治疗腹腔、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合用。此类药物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亦有效,但并非首选用药。口服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也可用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转的病例。</DIV>
<DIV>4.第四代头孢菌素:目前常用的为头孢吡肟,其抗菌作用在某些方面要比3代头孢强。但是,由于第四代头孢菌素刚刚上市,并且前3代已经可以满足市场大部分需求,所以,应用还不是十分普及。</DIV>
<DIV>使用头孢类药物的注意事项</DIV>
<DIV>1.不能滥用</DIV>
<DIV>由于头孢类药物具有的优点比较多,所以比较受青睐。只要患者一遇上感染,有发烧,立即就用这类药物。由于大量滥用,增加了耐药性。</DIV>
<DIV>2.尽量采用口服的方法给药</DIV>
<DIV>有些病人为了追求早日康复,会主动要求医生给他静脉注射用药,这是很不明智的。在应用头孢类药物的时候,必须根据疾病的轻重合理选择给药的方法。一般感染比较轻的,应选择口服用药;只有感染比较重时,才选用静脉给药。通常采用静脉滴注,而尽量少用推注。因为推注给药,药物迅速进入血液,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则 无法终止给药。而采用静脉滴注,哪怕滴得快一点,终止给药还有机会。</DIV>
<DIV>3.不能与其他药物混用</DIV>
<DIV>原则上抗菌类药物与任何其他药物都不能随意混合,哪怕同是抗菌药物。</DIV>
<DIV>4.青霉素过敏者也应慎用</DIV>
<DIV>对青霉素有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人,应禁用头孢类药物。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反应较轻微(仅有皮疹反应),而目前的病情又确实需要使用头孢类药物,可以慎重选用。但第一次用药时,医生必须站在旁边严密观察病人有没有过敏反应。一旦有反应就必须立即停药,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DIV>
<DIV>5.根据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DIV>
<DIV>头孢类药物大都经肾脏排泄,因此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的损害程度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有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药物时,也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DIV>
<DIV>此外,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72小时内,应避免饮酒或摄入含酒精的饮料。</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