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病例简介</DIV>
<DIV>患者男性,48岁,2008年12月因心梗,心衰接受心脏移植术。术后长期服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及他克莫司等抗排斥药物,并定期检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DIV>
<DIV>2009年9月,患者连续数天发热,依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额部伤口,医师考虑感染可能性很大,予抗感染治疗,但发热仍有反复。是年10月,患者胸部及腹部CT提示;肺内多发病灶,考虑真菌感染可能。于是患者停用所有抗感染药物,改用伏立康唑。改药前,患者他克莫司服用方式为上午8时3mg,晚上8时2mg,测得血药浓度为5.1ng/ml(5-15ng/ml).用药3天后复查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为21.1 ng/ml。医者立即将他克莫司减量为上午8时2mg,晚上8时1mg。3天后复查血药浓度为14.2 ng/ml。静脉输注伏立康唑后,患者未再发热。2周后,医师将伏立康唑改为口服维持</DIV>
<DIV>药师分析及建议</DIV>
<DIV> 他克莫司为大环内酯类药,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该药抑制T细胞活化及Th细胞依赖性的B细胞增殖,以及淋巴因子生成如白介素2,白介素3,β干扰素和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DIV>
<DIV> 他克莫司口服吸收少,个体差异较大,曲线下面积以及稳态的血药浓度之间有良好的关联性,故监测血药浓度可以评估全身的吸收状况,他主要在肝脏经CYP3A4酶代谢,故对抑制CYP3A4酶系统的药物,如红霉素,氟康唑,伏立康唑等,都可能抑制他克莫司的代谢。增加其血药浓度,使毒性增加。</DIV>
<DIV> 该患者为心脏移植受者。由于此类患者通常多药合用,包括其他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过度免疫抑制的风险,不仅可以增加其对病毒,细菌,真菌等的易感性,还可以加重已有的感染性疾病。</DIV>
<DIV>根据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医师考虑该患者发生真菌感染,予加用伏立康唑后,发热症状缓解,但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出现异常升高,考虑为伏立康唑抑制他克莫司的代谢,增加其血药浓度所致。为避免发生用药过量时可能出现的肾脏,心脏及神经毒性,糖耐量异常,高血压以及电解质失调(如高血钾)等不良反应,药师建议立即调整他克莫司剂量及用药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图,血糖,肝肾功能,血钾及其他电解质浓度等。如出现过量症状,积极采用支持及对症治疗。他克莫司减量后,复查血药浓度恢复到正常值范围,患者用药过程中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DIV>
<DIV> 由于在进食含有中等脂肪量的食物后,会明显降低他克莫司的吸收率及口服生物利用度。于是药师嘱咐患者,该药须空腹服用或至少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3小时服用。</DIV>
<DIV>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