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物治疗
非那雄胺不改善前列腺癌长期生存
作者: 时间:2013-08-30 点击:831 来源:医学论坛网

  在前列腺癌预防试验(pcpt)中,非那雄胺虽然显著降低了前列腺癌风险,但与高分级肿瘤危险增加相关。在结束长达18年的随访后,研究者分析了所有的研究受试者和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数据。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1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于2003年发表首篇相关报告后,又收集了随后1年内pcpt受试者前列腺癌发病率的数据,并搜索了社会保障死亡指数,以评估截至2011年10月31日的生存状况。

  研究纳入18880名符合条件的男性。非那雄胺组9423例患者中989例(10.5%)、安慰剂组9457例患者中1412例(14.9%)被诊断出前列腺癌。在接受评估的男性中,非那雄胺组中333例(3.5%)和安慰剂组中286例(3.0%)患高分级癌症(格利森评分为7~10)。在死亡的男性中,2538例来自非那雄胺组,2496例来自安慰剂组,1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和78.2%。非那雄胺组未校正的死亡危险比为1.02。低分级前列腺癌男性的10年生存率在非那雄胺组为83.0%,在安慰剂组为80.9%,相应的高分级前列腺癌男性则分别为73.0%和73.6%。

  非那雄胺将前列腺癌风险降低了大约1/3,但高分级的前列腺癌在非那雄胺组更常见。随访18年后,两组间的总生存率或前列腺癌诊断后的生存率没有显著区别。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的出现,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美国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机率为16.5%。得益于psa检查带来的诊断时机和力度,前列腺癌死亡率下降了44%,提示筛查和治疗方面的改善共同导致了上述结局。

  另一种有益于前列腺癌早期检出的方法是前列腺癌预防。对2012年美国诊断为前列腺癌的241740例患者的分析显示,预防策略或许能对公共健康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一般人群减少前列腺癌危险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非那雄胺(普罗思佳,默克),一种5α-还原酶抑制剂。在前列腺癌预防试验(pcpt)中,非那雄胺减少前列腺癌相对危险达24.8%。非那雄胺组的高分级前列腺癌危险较安慰剂组增加26.9%。接下来的分析显示,使用非那雄胺可改善psa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及直肠指检检出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并改善psa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检出高分级疾病的敏感性。敏感性的改善可能是使用非那雄胺后前列腺良性肿大出现消退的结果。多项分析提示检出偏倚至少可部分解释非那雄胺组高分级肿瘤检出率的增加。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