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何川(chuan he)教授和陈鹏(peng r chen)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何川教授现还任职于芝加哥大学,他长期致力于化学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无机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广泛领域。曾荣获美国癌症研究青年科学家奖,以及凯克基金会医学研究杰出青年学者奖等多个奖项。近年来主要专注于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cell及其子刊上。
长期以来,多重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机制一直未能获得足够的认识。直至近年,对于多重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才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广泛保守的多重抗生素耐药性调控子(marr)转录因子家族调控了细菌响应各种抗生素和有毒化学物质的去毒作用。想象细菌细胞为中世纪的堡垒,那么marr就起着岗哨的作用,比如在细胞面临抗生素威胁时,负责保护细菌不受干扰。研究表明marr与多种抗生素抗性相关。然而其分子信号机制仍有待深入地阐明。
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细菌转录调控子可感知二价铜离子,将其作为了应对抗生素或环境压力的一种天然信号。新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临床和自然环境中抗生素耐药机制,推动开发出对抗多重抗生素耐药病菌感染的新型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