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物治疗
AMI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325mg vs 81mg 孰优孰劣
作者:浙江医院 时间:2015-09-16 点击:692 来源:医纬达网

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术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最佳维持剂量仍不清楚。近期,发表在《Circulation》的TRANSLATE-ACS研究显示,与出院时低维持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相比,高维持剂量治疗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关,但轻微出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背景:阿司匹林是心肌梗死后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但是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术后的最佳维持剂量仍不清楚。

方法与结果:研究人员对1021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出院时进行双抗血小板治疗的心梗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了比较。这些患者在美国228所医院中进行ADP受体抑制剂治疗(纵向评估2010年至2012年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模式和主要事件(TRANLATE-ACS))。利用逆概率加权倾向调整的回归模型比较高剂量(325mg)和低剂量(81mg)阿司匹林出院后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和出血风险。总体而言,出院时有6387名患者(63%)进行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没有明显差异(高剂量vs低剂量:未调整风险比 8.2% vs 9.2%;调整风险比,0.99;95%置信区间,0.85~1.17)。按照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对出血的定义,高剂量阿司匹林会导致任意类别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未调整 24.2% vs 22.7%,调整优势比,1.19;95%置信区间,1.06~1.33),而且主要是轻微的无需入院治疗的1型或2型出血事件(未调整 21.4% vs 19.5%,调整优势比,1.19;95%置信区间,1.05~1.34)。需入院治疗的出血事件在两种阿司匹林剂量治疗组间的发生情况相似(未调整2.8% vs 3.2%,调整优势比,1.22;95%置信区间,0.87~1.70)。在解释阿司匹林剂量随时间变化的界标分析中,研究人员观察到类似的相关性,在所有按年龄、性别、基线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和ADP受体抑制剂类型(氯吡格雷vs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进行的亚组分析中也是类似的情况。

结论:在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梗患者中,与出院时低维持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相比,高维持剂量治疗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之类似,但轻微出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返回>>>
相关文章
新模式!新探索!——临安市人民医院牵头成立“临安市临床药师合作社” 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对PCI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转复效果更优
乳腺癌伴发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塞来昔布vs双氯芬酸 1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胰岛素泵还是胰岛素注射?
苯达莫司汀、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难治骨髓瘤的剂量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