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物治疗
晚期癌症患者5-氟尿嘧啶剂量调整:药动学监测vs常规体表面积法
作者:宁波质控 时间:2016-03-07 点击:849 来源:环球医学

      2016年2月,发表于《Ther Drug Monit》的一项研究比较了晚期癌症患者使用PK指导的5-FU剂量调整与基于BSA的剂量调整的估算有效性和毒性。 

      背景:近期的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治疗中使用药动学(PK)参数调整5-氟尿嘧啶(5-FU)剂量优于传统体表面积(BSA)法。本研究旨在比较晚期癌症患者中,使用PK指导的5-FU剂量调整与基于BSA的剂量调整估算的有效性和毒性。 

      方法:作者检索了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电子数据库中2000年~2014年期间比较基于5-FU化疗方案的应答率和毒性的研究。 

      结果:双臂研究中纳入5项符合条件研究的654例患者,涉及结直肠癌、头癌和颈癌。与传统的BSA法相比,基于PK监测的5-FU治疗与总应答率显著改善相关(比值比=2.04,95%置信区间,1.41~2.95,Z=3.78,P=0.0002)。除了基于PK监测的5-FU治疗中黏膜炎不突出外,没有证据表明耐受性改善:包括3至4级腹泻、中性白细胞减少和手足综合征没有显著差异(比值比=0.16,95% 置信区间,0.04~0.63,Z=2.62,P=0.009)。 

      结论:与传统BSA法相比,基于PK的5-FU剂量证实总应答率的优势和毒性的改善与显著差异无关。结果表明,基于PK监测的5-FU剂量有望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应该开展更高质量的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为比较这两种剂量调整方法的应答和毒性提供更多信息。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