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物治疗
天麻多糖具有抗肝癌作用
作者: 时间:2010-10-15 点击:707 来源:中国医药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糖生物学及糖化学实验室丁侃课题组近年来对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该课题组从中药天麻中提取、纯化修饰得到的多糖化合物WSS25可通过靶向骨形成蛋白BMP2及其受体,阻断BMP/Smad/Id1信号通路,对抗血管生成,进而在体内发挥抑制肝癌细胞瘤生长的作用。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 <P>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其中肝细胞癌(HCC)死亡率位高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每年约有60万患者死于肝癌,且发病率仍在上升。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间接抑制肿瘤生长不失为治疗癌症的一种优选方法,但是由于机体对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耐药性,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血管抑制剂是癌症治疗的难点之一。</P> <P>  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的I型脱氧核糖核酸结合抑制蛋白(Id1)因可促进血管生成而被认定为是很好的抗肿瘤血管生成靶点。硫酸肝素蛋白聚糖(HS)通过阻止硫酸肝素-蛋白反应从而抑制血管生成。HS模拟物——从中药天麻中提取、纯化修饰得到的多糖化合物WSS25可抑制血管生成,同时完全阻断了Id1的表达,也阻断了BMP/Smad/Id1信号通路的表达。石英微天平分析表明,WSS25可与BMP2及其受体强烈结合,从而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在裸鼠身上移植瘤的生长。</P> <P>  专家指出,WSS25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为靶向性多糖癌症治疗新药研究奠定了基础。</P> <P>  又讯&nbsp;&nbsp;&nbsp;丁侃课题组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冯怡课题组对中药麦冬多糖的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是继免疫调节、抗肿瘤等活性外发现的多糖的又一新功能。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国际糖生物学领域主流学术期刊《糖生物学》上。</P> <P>  在心肌梗死中,血管生成能帮助恢复心肌功能。丁侃课题组研究发现,麦冬多糖可以通过上调1-磷酸-鞘氨醇(S1p)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生成,从而有利于新生血管生成,进而发挥明显的心肌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体内和体外实验表明,该过程是通过S1P/bFGF/Akt/ERK/eNOS信号通路来实现的。</P> <P>  据了解,虽然作为中药汤剂中主要成分之一的中药多糖被广泛认为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现代研究亦表明中药多糖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甚至改善糖尿病等功效,但业界有一些专家一直认为多糖的功能“说不清,道不明”,更有一些人认为多糖的功能广泛但没有特异性和有效靶标。这种观点长期困扰和影响着多糖药物的研发。而丁侃课题组的上述两项对多糖作用机制的研究为其功能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佐证。</P></FOUNDER-CONTENT><INPUT style="DISPLAY: none"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