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完成的一项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Ⅲ期临床试验中,二膦酸盐唑来膦酸与标准治疗合用时,显示出它是该类药物中首个能改善总体生存(OS)状态的药物,从而被认为除了对骨的有利作用外还具有抗癌作用。
<P> 伦敦癌症研究院(ICR)首席研究员Gareth Morgan在宣读这项试验时总结说:“这项研究进一步支持唑来膦酸具有抗癌活性,并为将唑来膦酸更早地组合进新诊断的MM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提供了证据。”</P>
<P> 临床前研究提示唑来膦酸可能有抗癌作用,还有对骨的有利作用,包括降低癌细胞移动、相互附着和与骨附着的能力,打断破骨细胞与间质细胞之间的反馈环,抑制血管生成,刺激T细胞与癌战斗、诱导凋亡,增加化疗和放疗等其他抗癌药的有效性。</P>
<P> 在这项唑来膦酸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新诊断的MM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加每3~4周静脉注射一次的唑来膦酸或者标准治疗加每日口服一次的氯膦酸(clodronate)。结果唑来膦酸治疗组显示比氯膦酸组的OS延长5.5个月,在研究期间中位数随访3.7年,死亡风险降低16%,有统计学意义。</P>
<P> 在调整骨骼相关事件(SRE)对生存的潜在影响后,生存益处的保持提示唑来膦酸通过抗癌作用改善生存。唑来膦酸证实的生存利益在Ⅰ、Ⅱ、或Ⅲ期MM中都可以观察到。次要终点——经历骨折、骨放疗、骨手术、骨病损、及/或脊髓压迫的患者,唑来膦酸组比氯膦酸组降低24%。</P>
<P> 研究人员称,患者对这两药一般都能很好耐受,治疗组间的肾功能减退也相似;确诊的颌骨坏死的发生率在唑来膦酸组较高(3.5%对0.3%)。</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