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物治疗
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导意见
作者:本站 时间:2010-11-28 点击:514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或寒战、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肌痛或全身痛、头痛、乏力等,部分患者(更常见于儿童)可出现呕吐和腹泻。流感并发症包括细菌性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脱水及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加重。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其中儿童感染率最高。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流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P> <P>  甲(A)型流感病毒的主要基因发生重配(即抗原转换),或出现的亚型与过去几十年流行的病毒有极大差异,可能导致流感大流行发生。2009年北美地区出现的新型重配“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了本世纪首次全球流感大流行。2010年8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大流行结束,全球进入大流行后阶段,但预计今后几年甲型H1N1流感将以季节性流感的流行模式继续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循环。 </P> <P>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WHO建议各国为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目前,季节性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自愿接种。各级疾控中心可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和医疗卫生人员对流感危害及疫苗作用的认识,逐步提高高危人群的疫苗覆盖率。各级疾控中心在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组织指导疫苗接种时,应重点把握好剂型选择、优先接种人群、接种程序、禁忌症和接种时机等技术环节: </P> <P>  一、疫苗类型、抗原组份及适用年龄组 </P> <P>  我国批准上市的2010-2011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均为灭活三价疫苗,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可用于≥6月龄人群接种。 </P> <P>  WHO推荐的2010-2011年度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为:A/California/7/2009 (H1N1)类似株、A/Perth/16/2009 (H3N2)类似株和B/Brisbane/60/2008(Victoria系)类似株。其中A/California/7/2009 (H1N1)是引起2009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代表株。婴幼儿剂型为每剂0.25ml,含每种组份血凝素7.5mg,适用于6-35月龄婴幼儿;成人剂型为每剂0.5ml,含每种组份血凝素15mg,适用于≥36月龄以上的人群。 </P> <P>  二、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P> <P>  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所有愿意接种疫苗的人提供免疫服务。但由于不同人群患流感后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结局不同,我国每年流感疫苗供应有限,应优先推荐患流感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的人群,以及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播给高危人群的人员接种。 </P> <P>  目前,支持我国流感疫苗应用的相关证据较少,借鉴其它国家多年的研究证据和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优先接种人群如下: </P> <P>  (一)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 </P> <P>  1.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 </P> <P>  2.60岁及以上老年人; </P> <P>  3.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P> <P>  4.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 </P> <P>  5.18岁以下青少年中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 </P> <P>  6.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 </P> <P>  7.孕妇及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P> <P>  (二)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播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P> <P>  1.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 </P> <P>  2.5岁及以下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上述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以及照看6月龄以下婴儿的人员; </P> <P>  3.医疗卫生保健人员。 </P> <P>  三、禁忌证 </P> <P>  (一)对鸡蛋和任何一种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 </P> <P>  (二)中度或重度急性发热的病人。 </P> <P>  (三)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 </P> <P>  (四)其它情况宜咨询医生后,再行接种。 </P> <P>  (五)其它禁忌症、注意事项等详见疫苗说明书。 </P> <P>  四、疫苗储存 </P> <P>  疫苗应储存于2-8℃,不能冷冻。冷冻后的流感疫苗不能使用。 </P> <P>  五、接种注意事项 </P> <P>  (一)接种剂次。 </P> <P>  1.6月龄-8岁儿童 </P> <P>  (1)从未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或前一年接种时仅接种了1剂季节性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建议接种2剂,间隔≥4周; </P> <P>  (2)2009-2010年度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单价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不论其往年的流感疫苗接种史,建议均接种2剂,间隔≥4周; </P> <P>  (3)2009-2010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单价疫苗接种史不详的6月龄-8岁儿童,也建议接种2剂,间隔≥4周; </P> <P>  (4)其他6月龄-8岁儿童仅需接种1剂。 </P> <P>  2.8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P> <P>  (二)接种时,要严格掌握疫苗剂型和适用人群的年龄范围,不能将成人剂型(0.5mL)分为两剂次(每剂0.25mL),给两名婴幼儿接种,或在不同时间给同一婴幼儿使用。 </P> <P>  (三)建议接种途径为肌肉注射或深度皮下注射,成人和少年儿童应选择上臂三角肌注射,婴幼儿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 </P> <P>  (四)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接种后应现场留观30分钟。 </P> <P>  六、接种时机 </P> <P>  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2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建议疫苗接种时机为: </P> <P>  (一)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获得疫苗后尽快安排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争取在11月底前完成重点人群接种。 </P> <P>  (二)我国大多数地区,针对个体的疫苗接种服务可贯穿10月至次年3月的整个流感高发季节。华南地区存在秋冬季和次年夏季(7-8月)两个流感流行高峰,针对个体的疫苗接种服务可持续至次年夏季流感高发季节。 </P> <P><BR>中国医学论坛网(<A href="http://www.cmt.com.cn/yxzx/gnzx/201011/t20101126_267972.html">http://www.cmt.com.cn/yxzx/gnzx/201011/t20101126_267972.html</A>)更多精彩内容请参见<A href="http://www.cmt.com.cn">www.cmt.com.cn</A> </P>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