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物治疗
ACCF/AHA2011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
作者:本站 时间:2011-05-04 点击:510 来源:网络来源
目前全球老龄化加剧,多数<A style="COLOR: blue" href="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老年">老年</A>人(≥65岁)存在<A style="COLOR: blue" href="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高血压">高血压</A>,这些患者更容易发生器官损伤或临床<A style="COLOR: blue" href="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心血管">心血管</A>疾病(CVD)。但由于多数高血压临床试验有年龄上限或无年龄特异性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限于困境。不过,高龄老年高血压试验(HYVET)在年龄≥80岁的患者中证实了抗高血压治疗的益处,因此现在讨论老年高血压管理的时机已成熟。 <P>  4月26日,《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nbsp;Am&nbsp;Coll&nbsp;Cardiol)在线发布了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联合美国神经病学会(AAN)、美国老年医学会(AGS)、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ASPC)、美国高血压学会(ASH)、美国肾病学会(ASN)、美国黑人心脏病医师学会(ABC)及欧洲高血压学会(ESH)联合制定的《2011年老年高血压专家<A style="COLOR: blue" href="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共识">共识</A>》。</P> <P>  该共识旨在为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提供完备的建议,其概要如下:</P> <P>  <STRONG>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STRONG></P> <P>  由于动脉结构和功能在老龄化中的变化,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老年人大血管可扩张性变差、前向血流减少而影响器官灌注,冠脉狭窄或药物过量诱发的舒张性血压降低使上述状况加剧。自主调节功能失常导致直立性低血压或直立性高血压,因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进展性肾功能失常。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发生高钾血症是由于微血管损伤导致慢性肾病(CKD),钾排泄减少。</P> <P>  老年人还须考虑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甲状腺病等。另外,生活方式、物质和药物等均可成为重要的诱发因素。</P> <P>  <STRONG>终末器官效应</STRONG></P> <P>  下列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很高且与血压控制不良有关: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疾病、左心室(LV)结构和功能失常、心脏节律异常、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病(PAD)、CKD,以及生活质量(QoL)问题。</P> <P>  <STRONG>临床评估和诊断</STRONG></P> <P>  高血压的诊断应基于在2次以上不同的就诊中进行的至少3次不同的血压测量,至少有2次测量是在患者就坐于靠背椅、脚触地、手臂平放于支撑物上后至少5分钟后进行的,血压袖应平行于心脏。</P> <P>  老年人易发生因明显动脉硬化而导致的假性高血压,但实际发生率未知。老年人常见白大衣高血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可确诊持续性诊室高血压却无器官损伤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由于老年患者血压过度降低的危险及较诊室血压更好的预后准确性,老年人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定,尤其是家庭血压测定。</P> <P>  <STRONG>血压管理推荐</STRONG></P> <P>  一般推荐:</P> <P>  管理老年高血压的循证证据有限,下列推荐为专家观点:</P> <P>  对已知或疑似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的评价必须精确测量血压,如血压升高,则①明确可逆转和(或)治疗的原因;②评估器官损伤;③评价其他CVD危险因素或影响预后的共病情况;④明确阻碍治疗依从性的障碍。</P> <P>  对患者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支持常规实验室检查的证据有限,更慎重、合理的方式是:①尿液分析肾脏损伤尤其是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②血液生化分析;③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④空腹血糖测定;⑤心电图(ECG)检查。在经选择的患者中,二维相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价左室肥厚和左心室功能不全是否适于接受附加治疗是有益的。</P> <P>  血压测定及控制目标</P> <P>  可靠的、有刻度的血压测定设备对于高血压管理是必须的。血压也可以通过使患者站立1~3分钟进行测定以评价患者的体位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单纯性高血压的推荐目标为&lt;140/90&nbsp;mmHg。不过,此靶目标是基于专家观点,年龄为65~79岁患者的SBP靶目标是否与&gt;80岁的患者相同尚不清楚。</P> <P>  QoL和认知功能</P> <P>  由于老龄化和疾病,良好征候、认知功能、体力活动和性功能逐渐减低,进行治疗决策时对QoL进行特别关注很重要。</P> <P>  非药物治疗</P> <P>  对于老年较轻微的高血压,生活方式改善可能是唯一的治疗策略。戒烟、减轻体重和精神压力、调整过多的钠和酒精摄入,以及增加体力活动也可以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剂量。</P> <P>  相关危险因素管理</P> <P>  很多危险分层工具采用总体或“通用”手段评估危险,如使用弗雷明汉危险评分预测心肌梗死、卒中或CVD危险。这些工具强调了年龄的重要性,并将所有年龄&gt;70或75岁者定为高危或极高危,需要进行抗高血压治疗。而分析并未提示老年亚组对多重危险因素干预的反应有别于年轻亚组。卫生保健团队对患者进行管理将有更好的效果。</P> <P>  <STRONG>药物治疗</STRONG></P> <P>  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须谨慎。</P> <P>  <STRONG>初始药物治疗</STRONG></P> <P>  初始药物治疗应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根据血压反应调整至最大耐受剂量。除80岁以上的患者外,如可接受,应使SBP&lt;140&nbsp;mmHg,初始药物耐受后可加用第二类药物。如有不良反应或治疗无应答,则应换用另一类药物。如果初始治疗未使用利尿剂,则通常第二种药物应选择利尿剂。如使用2类药物的全量后,抗高血压反应仍不充分,则可加用第三类药物。</P> <P>  当血压高于目标&gt;20/10&nbsp;mmHg时,应使用2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初始治疗。不过,老年患者的治疗应当个体化。在加用新的抗高血压药物前,应检查血压应答不充分的可能原因。老年患者一般会服用6种以上的处方药,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多药药理学、不依从性和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P> <P>  <STRONG>其他</STRONG></P> <P>  该共识还对单纯性高血压和复杂性高血压,以及特殊人群的抗高血压治疗进行了推荐。详细内容请点击原文浏览:</P>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