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物治疗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
作者:未知 时间:2013-01-17 点击:351 来源:网络来源
<P>&nbsp;&nbsp;对特发性<A style="COLOR: blue" href="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膜性肾病">膜性肾病</A>且肾功能正在恶化的患者亚群,应使用为期&nbsp;6&nbsp;个月的泼尼松龙+苯丁酸氮芥的治疗方法,避免使用环孢素。 </P> <P>  超过&nbsp;20%&nbsp;的膜性肾病患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研究人员在英国各地的&nbsp;37&nbsp;个肾脏科中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nbsp;招募了经活检证实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8~75&nbsp;岁),血浆肌酐浓度低于&nbsp;300&nbsp;μmol/L,进行了一项历时超过&nbsp;3&nbsp;个月的试验。通过随机数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配&nbsp;(1:1:1),分别接受单纯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加为期&nbsp;6&nbsp;个月的泼尼松龙与苯丁酸氮芥交替循环治疗、支持治疗加为期&nbsp;12&nbsp;个月的环孢素治疗。&nbsp;108&nbsp;名患者中,38&nbsp;人接受支持治疗、33&nbsp;人接受泼尼松龙和苯丁酸氮芥交替治疗、37&nbsp;人接受环孢素治疗。</P> <P>  主要预后为肾功能比基线下降&nbsp;20%。如患者未达到主要终点,我们对其随访至主要终点或至少&nbsp;3&nbsp;年。&nbsp;泼尼松龙和苯丁酸氮芥组肾功能进一步下降&nbsp;20%&nbsp;的风险显著低于支持治疗组(19/33&nbsp;的患者&nbsp;[58%]&nbsp;达到终点&nbsp;vs&nbsp;31/37&nbsp;[84%],风险比&nbsp;[HR]&nbsp;0·44&nbsp;[95%&nbsp;CI&nbsp;0·24—0·78];p=0·0042);环孢素组&nbsp;(29/36&nbsp;[81%])&nbsp;和单纯支持治疗组的风险之间无差异&nbsp;(HR&nbsp;1·17&nbsp;[0·70—1·95];&nbsp;p=0·54),但在所有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nbsp;(p=0·003)。在所有三组中,严重不良事件均较为频繁,但泼尼松龙和苯丁酸氮芥组高于单纯支持治疗组(56&nbsp;例事件&nbsp;vs&nbsp;24&nbsp;例事件;p=0·048)。</P>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