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项研究表明,在正常范围内的基底动脉血管直径增加与大血管疾病和脑小血管疾病相关,且这可能为心血管事件新的预测因子。相关论文5月9日在线发表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学》(atvb)。
研究入选了493例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危险因子的出院患者。利用磁共振显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估基底动脉血管直径、腔隙性梗死、深部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度以及颅内血管狭窄至闭塞病变。然后前瞻性评估磁共振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入选患者的基底动脉血管直径范围从1.1 —5.2 mm不等,且仅有0.8%的患者存在延长扩张。男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出现、深部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度、willis环胎儿型变异和颅内血管狭窄至闭塞病变与基底动脉血管直径独立相关。平均随访6年时,91例患者发生了心血管事件。校正年龄、性别和传统危险因素后总体心血管事件仍与基底动脉血管直径独立相关(p=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