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A style="COLOR: blue" href="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香港卫生署">香港卫生署</A>评估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就“亚甲蓝注射剂(MBI)”和 Zyvox(利奈唑胺)两款药物发出的安全警示后,发布新闻公报以提醒市民使用该两款药物时须极其小心。
<P> 卫生署透过监测得悉,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接获服用5-羟色胺(<U><FONT color=#0000ff>5-HT<SPAN style="DISPLAY: none"> </SPAN></FONT></U>)类<A style="COLOR: blue" href="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精神科药物">精神科药物</A>的病人同时使用亚甲蓝注射剂或利奈唑胺两款药物后出现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报告,亦对两款药物发出使用警示。</P>
<P> 涉及5-羟色胺类精神科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 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西肽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三环类抗抑郁药(如: 阿米替林、地昔帕明、米帕明、去甲替林、多塞平、曲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 异卡波肼、苯乙肼、司来吉兰)及其他精神科药物,如: 曲唑酮、安非他酮、丁螺环酮 及米氮平。</P>
<P> 卫生署发言人表示,亚甲蓝注射剂用于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利奈唑胺则是一种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感染,包括肺炎和皮肤感染。两种药物均是可逆性单胺氧化抑制剂。</P>
<P> 卫生署发言人解释:“虽然现时对这些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了解不详,但如正服用5-羟色胺类精神科药物的病人获配发使用亚甲蓝注射剂或Zyvox(利奈唑胺)的药物,病人的脑部有可能会累积高剂量的5-羟色胺,从而产生中毒征状,如: 痉挛、出汗及腹泻。”</P>
<P> 早于今年2月,卫生署在评估加拿大卫生部发出的警示后,已发放新闻稿及去信通知医护人员有关对亚甲蓝注射剂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引起的相互作用。</P>
<P> 发言人证实,在香港,亚甲蓝注射剂(注册编号: HK-59020)由中亚药品供应有限公司注册。</P>
<P> Zyvox(利奈唑胺)在香港有三种不同剂形种类的注册药物,分别为药片(注册编号: HK-48055)、注射剂(注册编号: HK-48056)及药粒(注册编号: HK-48057)。它们均为处方药物,由美国辉瑞科研制药有限公司注册。</P>
<P> 迄今,卫生署未接获有服用5-羟色胺类精神科药物的病人,于服用上述两种药物而引致不良反应的报告。</P>
<P> 然而,鉴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行动,卫生署决定再发信通知医生及药剂师有关美国当局的最新情况。如他们发现有病人在使用亚甲蓝注射剂及Zyvox(利奈唑胺)之后出现副作用,亦应向署方作出报告。</P>
<P> 此外,香港的药监当局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辖下的注册委员会将会在下次的会议中讨论有关事件。</P>
<P> 卫生署会密切监察有关以上两种药物的事态发展。发言人呼吁曾使用该些药物的市民如有疑问或感不适,应请教医护人员。</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