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tl00_PlaceHolderMain_RichHtmlField1__ControlWrapper_RichHtmlField style="DISPLAY: inline">
<P><FONT size=2>题目:抗凝治疗相关的药物不良事件(Anticoagulation-associated adverse drug events) </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目的:抗凝药物是住院患者中导致药物不良事件(ADEs)的常见药物。本研究是在布里格姆妇女医院进行的一项为期5年的回顾性研究,以明确临床特点、类型、根源和抗凝相关不良药物事件的预后。 </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方法:本研究回顾了所有住院患者抗凝相关的ADE,包括该医院于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通过安全报告系统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和用药失误。本研究还收集了住院期间发生ADR的治疗成本相关的数据。 </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结果:在463起抗凝相关的ADE中,226起为用药失误(48.8%),141起为ADR(30.5%),96起(20.7%)两者均涉及。抗凝相关的ADE中70%是可预防的。抄写错误(48%)是抗凝相关的用药失误中最多见的根本原因,而用药失误(40%)正是抗凝相关的ADR常见的根本原因。11%的患者在发生抗凝相关的ADE 30天内死亡。在发生抗凝相关的ADR后,住院支出大多数为护理费用(平均33189美元/ADR),其次是药剂费(平均7451美元/ADR)。 </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结论:住院病人中,多数抗凝相关的ADE是由于用药失误造成的,因此也是有可能预防的。研究表明经历抗凝相关的ADE及在出现ADR后产生高昂住院费用的患者,其30天的死亡率会升高。只有进一步加强质量改进,以减少抗凝相关的用药失误,才能改善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保健支出。 </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选题审校: 栾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FONT></P>
<P><FONT size=2>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FONT></P></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