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不良反应
美国通报利妥昔单抗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新病例
作者: 时间:2010-03-30 点击:547 来源:中国医药报
美国Genentech公司和Biogen&nbsp;Idec公司近日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网站向医护人员发布信息,通报了有关利妥昔单抗(商品名:Rituxan/美罗华)导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新病例。 <P>  利妥昔单抗和甲氨蝶呤联用适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缺乏疗效的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者,可作为复发或难治性、低度或滤泡型、CD20蛋白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的单一治疗药,并且可以和CVP化疗合用,作为CD20蛋白阳性的滤泡型B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起始治疗等。</P> <P>  PML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脱髓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常会导致死亡或重度残疾。在HIV阳性患者、免疫抑制性癌症患者、接受器官移植患者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都有关于PML的报告。当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或治疗PML的手段。</P> <P>  目前已收到关于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RA患者出现PML的第三例报告。这一病例涉及一名73岁、被诊断为血清阴性RA并且病程长达3年的女性患者。该患者在RA治疗期间或之前使用的药物有来氟米特、羟化氯喹和强的松,其他的医疗史包括高血压、甲状腺机能减退、骨质疏松症、复发性支气管炎和脑血管意外。2009年2月,她曾接受过一个疗程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在用药后的4~6个月出现了感觉迟钝和共济失调。根据临床症状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脑脊髓液中JC病毒的检测,该名患者被诊断为PML。</P> <P>  这是首例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史的RA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后出现PML的报告。之前有2例RA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后被确诊为PML的死亡病例,其中包括51岁和73岁的女性患者各一名。两名患者均存在发生PML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为治疗口咽部恶性肿瘤而接受了化疗和放射治疗,或在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之前和治疗期间长期患有淋巴细胞减少症。</P> <P>  RA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而发生PML的总体报告率较为罕见,大约10万名患者中有3例。但迄今的数据表明,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RA患者发生PML的风险是增加的。</P> <P>  当任何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新发的神经病学表现时,医师都应该考虑进行PML诊断,并应采取与神经病学专家会诊、脑部核磁共振和腰椎穿刺等诊断措施。诊断为PML的患者应停止使用利妥昔单抗。</P> <P>  利妥昔单抗会导致致命的输液反应、肿瘤溶解症候群(TLS)、严重的黏膜皮肤反应和PML,还发现曾引起乙肝复发、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如果同时使用了生物制剂和/或除甲氨蝶呤以外的其他缓解病情类抗风湿药(DMARDs),则应该密切观测患者的感染症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恶心、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痛、瘙痒和发热。(</P>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