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不良反应
过量服用地高辛中毒
作者:网络来源 时间:2013-09-16 点击:655 来源:网络来源

  病历摘要

  主诉及病史 患者男性,63岁,因活动后气喘2年,加重伴乏力1周,于2012年12月29日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快走或过度劳累后气喘,间断出现夜间睡眠憋气,休息或坐起后气喘症状缓解。近1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给予口服地高辛0.125 mg,1次/天。入院前7天患者自行将剂量增至0.5 mg,2次/天。增加剂量后,患者感症状较前加重,夜间睡眠不能平卧,全身乏力,食欲差,并伴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遂入院。

  入院检查 查体示体温36.0 ℃,呼吸20 次/分,血压110/

  58 mmhg,心率34 次/分,律不齐,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示,钾2.9 mmol/l,地高辛血清浓度>5.0 ng/ml。心电图检查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心室率57次/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伴中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增宽,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30%。

  诊疗经过 诊断为地高辛中毒;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低钾血症。入院后立即停用地高辛,给予心电监护,并口服呋塞米40 mg,1次/天,螺内酯20 mg,1次/天,氯化钾1.0 g,2次/天,奥美拉唑20 mg,1次/天,硫糖铝0.25 g,3次/天;复方氨基酸 (18aa-ⅱ) 250 ml,1次/天,静滴;20%脂肪乳250 ml,1次/天,静滴;维生素c 1.0 g+维生素b6 0.1 g+10%氯化钾15 ml+5%葡萄糖500 ml,1次/天,静滴。连续治疗2天后患者心电监护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65次/分,未见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实验室检查示血钾3.5 mmol/l。继续上述治疗3天,患者恶心、呕吐和双下肢水肿消失。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53~78次/分。遂停用奥美拉唑、硫糖铝、复方氨基酸和20%脂肪乳,将呋塞米减量至20 mg,1次/天,口服,并加用地高辛0.125 mg,1次/天,口服。5天后复查示血钾4.2 mmol/l,地高辛血清浓度1.8 ng/ml。患者一般情况可,于2013年1月10日出院。

  讨论

  地高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该药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药动学及药效学个体差异明显,常规剂量用药或可致中毒或达不到疗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间存在重叠现象。因此,用药期间须监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使其维持在0.8~2.0 ng/ml。地高辛中毒的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心脏毒性,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

  地高辛约80%以原形通过肾脏排泄。老年患者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易导致药物蓄积而诱发毒性反应。50%的地高辛与骨骼肌中受体结合,而老年患者肌肉组织相对减少,使地高辛与受体结合减少而在外周血液中浓度升高。此外,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不能严格按照医嘱正确用药,是导致地高辛中毒的潜在危险因素。

  本例患者大剂量服用地高辛后,频繁出现恶心、呕吐,导致机体钾丢失,出现严重低钾血症,导致心脏毒性反应。停用地高辛并适量补钾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这提示低血钾是加重本例患者地高辛中毒的重要因素。

  本例患者提示,临床医师应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地高辛,嘱咐其切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强调过量服用可导致中毒。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适时监测血钾及地高辛血药浓度。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和黄视、绿视等症状时应停药,必要时采取对症治疗,以避免或减少地高辛所致不良反应。(本版病例全文详见《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3年第4期)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