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不良反应
贝伐珠单抗或增治疗相关死亡风险
作者: 时间:2011-03-04 点击:525 来源:医学论坛网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多种晚期实体瘤患者,与单独化疗相比,贝伐珠单抗与化疗或生物疗法联合的治疗方案与治疗相关性死亡率增加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nbsp;2011,305(5):487]。 <P>  研究者检索了1966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PubMed、EMABSE等数据库,入选了16项随机对照试验(10217例多种晚期实体肿瘤患者),通过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或生物疗法与单纯化疗或生物疗法的致死性不良反应(FAE)总发生率及相对风险(RR),以确定贝伐珠单抗与癌症患者的FAE发生是否相关。</P> <P>  结果为,与单纯化疗组相比,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的FAE总发生率(2.5%对1.7%)和RR[1.46,95%&nbsp;可信区间(CI)为1.09~1.94,P=0.01]均增高。当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时,这种相关性变化明显(P=0.045);肿瘤类型(P=0.13)或贝伐珠单抗剂量(P=0.16)对此相关性无影响。当联合紫杉烷类或铂剂时,贝伐珠单抗使FAE相对风险增加至3.49(95%CI为1.82~6.66);但当联合其他制剂时,贝伐珠单抗并不增加FAE相对风险(RR=0.85,95%CI为0.25~2.88)。最常见的FAE为出血(23.5%)、中性粒细胞减少(12.2%)、胃肠道穿孔(7.1%)、肺栓塞(5.1%)和脑血管意外(5.1%)。</P> <P>  ■同期述评</P> <P>  <STRONG>贝伐珠单抗治疗实体肿瘤&nbsp;一朵带刺的玫瑰</STRONG></P> <P>  美国密歇根大学综合肿瘤中心&nbsp;海斯(Hayes)</P> <P>  贝伐珠单抗的临床研发过程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用于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肾细胞癌治疗中所获得的良好结果,提示其对上述肿瘤的治疗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在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治疗的阴性结果,则消弱了对其的乐观情绪。但有趣的是,上述研究鲜有显示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对生存率有益的结果。</P> <P>  随后,贝伐珠单抗辅助化疗研究亦得到各种不同的结果,如其对妇科肿瘤无进展生存率有益,但并不影响总生存率,而对结直肠癌所有研究终点的结果均为阴性。</P> <P>  贝伐珠单抗价格昂贵,每年单独使用该药需5万多美元。此外,对贝伐珠单抗有效率的回顾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仅在部分患者中有效。</P> <P>  总之,由于使用贝伐珠单抗有利有弊,肿瘤医师应告知所有患者及社会该药成本巨大且具有偶发致命不良反应的可能,以淡化其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4110402]</P> <P>  ■专家评论</P> <P>  <STRONG>掌握好适应证&nbsp;降低不良反应即可造福患者</STRONG></P> <P>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nbsp;李进</P> <P>  与单纯化疗组相比,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的FAE总发生率有所升高(2.5%比1.7%)。初看,似乎贝伐珠单抗可致更多人死亡,作者在摘要中似乎也暗示贝伐珠单抗对治疗具负面影响。但若沿着作者的思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加用贝伐珠单抗使FAE增加了0.8%,而单独化疗却使治疗相关FAE增加了1.7%,这说明化疗给患者带来的死亡风险更大。那就产生一个问题,肿瘤复发转移后还能化疗吗?不化疗当然不会产生治疗相关FAE,但患者的生存期会更短。大剂量化疗治疗白血病和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相关死亡率约为5%~10%,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所以,大剂量化疗目前仍是白血病和难治性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P> <P>  作者在进行荟萃分析时,犯了一个偏见性错误,即仅关注毒副反应,未分析患者生存期所受影响。若一个药物增加了风险,却可使患者的生存获益,那这个药物仍是可接受的。就复发转移大肠癌而言,化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功不可没,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也同样使有效率提高和生存期延长。至于在其他实体瘤方面,应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用药,不能期望一种药可包治百病。</P> <P>  抗肿瘤治疗药物是把双刃剑,其既能治疗肿瘤,但也具有毒性,导致对患者的伤害。自化疗药物用于抗肿瘤治疗以来,其毒副反应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使抗肿瘤治疗更有选择性,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改善了毒副反应。但这并不意味分子靶向药物没有毒性,“有毒性是正常,没有毒性倒是反常”。</P> <P>  若从提醒医师密切关注贝伐珠单抗具致死性不良反应方面考虑,这项研究无疑起了积极作用。此荟萃分析显示,贝伐珠单抗所增加的FAE主要是出血、血栓事件及消化道穿孔。因此,对有腹腔转移病灶和不全肠梗阻倾向的患者应密切关注肠穿孔的可能;对有心血管病基础的老年患者则不宜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同等重视毒副反应与疗效。只要重视药物相关毒性,掌握好适应证,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就能造福患者。</P><BR>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