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致体重增加和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可能性很小
作者:网络来源 时间:2011-03-17 点击:523 来源:前沿医学资讯网
据THE&nbsp;MEDICAL&nbsp;NEWS网站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ShareAn一种已广泛使用超过15年便宜的2型糖尿病药物与其它6种更新、更昂贵的药物控制慢性疾病糖尿病的疗效一样好,且比后者的副作用少。 <br>&nbsp;&nbsp;&nbsp;&nbsp;他们的研究报告于3月14日在线发表在&nbsp;《内科学年鉴》(Annals&nbsp;of&nbsp;Internal&nbsp;Medicine)杂志上。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nbsp;1995年第一个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口服药物二甲双胍不仅可控制血糖,还很少导致体重增加或胆固醇水平升高。 <br>&nbsp;&nbsp;&nbsp;&nbsp;该研究是2007年发表的霍普金斯研究的更新,该项研究也显示了二甲双胍的优势。自那时起美国FDA批准了一系列新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治疗药,Bennett及其同事欲探讨新药是否比旧药更好。该研究小组还首次研究了两药联合治疗糖尿病的功效。超过1/3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多药联合,且越来越普遍。研究人员发现,单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采用两种药物联用可更好的控制血糖,但也增加了第二个药物相关副作用。 <br>&nbsp;&nbsp;&nbsp;&nbsp;领导该项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普通内科医学部助理教授Wendy&nbsp;L.&nbsp;Bennett博士及其同事回顾了166项先前发表的糖尿病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及其对长期临床转归的影响,包括死亡、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该研究小组先前审查了多个广泛使用的口服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格华止)、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亚莫利,利糖妥片等)、噻唑啉二酮类(文迪雅和艾可拓)和氯茴苯酸类(唐力和Prandin)——并增加了两种新药,二肽基肽酶-&nbsp;4(DPP-4)抑制剂(Januvia和Onglynza)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Byetta的和Victoza),这类药物经注射给药。 <br>&nbsp;&nbsp;&nbsp;&nbsp;Bennett说,未显示一种药物或药物组合具改善长期预后的优势,主要是因为长期研究不足,特别是较新药物。 <br>&nbsp;&nbsp;&nbsp;&nbsp;虽然大多数药物降低血糖效果类似,但二甲双胍的副作用较少。Bennett说,尽管二甲双胍增加胃肠道副作用风险,她发现很多病人可以通过采用开始低剂量和吃饭时服用来克服,即使有严重肾脏疾病患者或许也可避免。磺酰脲类和氯茴苯酸类药物均与低血糖风险增加或危险的低血糖水平相关。噻唑啉二酮类增加心脏衰竭、体重增加和骨折风险。2010年9月,美国FDA限制文迪雅使用,因为担心这种药物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br>&nbsp;&nbsp;&nbsp;&nbsp;同时,因为新的药物没有非专利药物,明显贵于老药。100粒二甲双胍的价格约为35.57美元或每粒35美分,而30粒Januvia(一种DPP-4抑制剂的价格为192.52美元或每粒6.42美元——相差近18倍。 <br>&nbsp;&nbsp;&nbsp;&nbsp;“一些药物上市时间太短不足于研究其长期效应,或一些短期的罕见副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在并发症风险最高的患者中进行更长期的研究,”她说。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