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3>发表在《胃肠病学》杂志5月刊上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分析表明,使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增加肠道憩室炎和憩室出血风险。 <BR>既往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曾报道过类似相关性,但主要关注极严重事件或肠道合并憩室炎和憩室出血疾病。鉴于憩室炎和憩室出血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机制,对二者加以区分非常重要。此外,既往研究不但规模较小,而且也未进行深入随访,缺乏对用药剂量、频率、持续时间和用药时机对憩室并发症的具体影响以及对饮食、体重指数和体力活动水平等重要混杂因素的分析。 <BR><BR>为此,西雅图华盛顿大学Harborview医学中心的Lisa L. Strate博士及其同事对医务人员随访研究(HPFS)数据进行了分析。HPFS于1986年纳入47,210名男性牙医、兽医、药师、验光师、正骨医师以及足病医师,入组年龄40~75岁,每2年随访1次,持续随访22年,收集了详细的饮食、用药和憩室疾病及治疗信息。 <BR><BR>分析结果显示,29%的受试者经常服用阿司匹林(≥2次/周),5%经常服用其他NSAID。服用阿司匹林的目的包括治疗心血管疾病(25%)、预防心血管疾病(58%)、治疗头痛(25%)、治疗关节或肌肉痛(33%)或其他原因(7%)。在859,164人·年随访期间,发生939例憩室炎和256例憩室出血。 <BR><BR>与未经常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的男性相比,经常使用者的憩室炎风险显著增加(HR分别为1.25和1.72),憩室出血风险同样较高(HR分别为1.70和1.74)。其他NSAID与复杂性憩室炎的相关性较非复杂性憩室炎更为显著,而阿司匹林与两类憩室炎的相关性相似。此外,使用阿司匹林频率较高(4~6天/周)且剂量较大(2~6片/周)者的憩室出血风险最高。就憩室炎风险而言,经常使用其他NSAID者略高于经常使用阿司匹林者;憩室炎风险随阿司匹林使用频率增加而增加,但与剂量增加无关。 <BR><BR>对阿司匹林两种最常见适应征心血管疾病和骨关节炎进行共病混淆因素校正后,阿司匹林/其他NSAID使用与憩室炎风险的相关性基本没有变化;憩室出血风险与阿司匹林使用相关性无实质性变化,但与其他NSAID使用的相关性略有下降。 <BR><BR>研究者认为,阿司匹林和其他 NSAID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提高憩室并发症风险。既可通过局部损伤直接对结肠造成损伤,也可能通过影响前列腺素合成间接起作用,进而损害黏膜完整性,增加黏膜通透性,使细菌及其他毒素得以进入憩室。此外,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黏膜病灶失血。鉴于阿司匹林或NSAID使用者的憩室炎和憩室出血风险显著增加,研究者认为,对于已知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在选择镇痛药物时应特别小心,尤其是那些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BR><BR>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受试者只包括教育程度较高的男性,因此分析结果或许不能外推至其他人群。 <BR><BR>该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有两位作者分别得到Damon Runyon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胃肠病学会(AGA)资助,研究者无利益冲突披露。</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