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镇海区卫生部门充分利用蛟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宁波大学医学院首批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教学优势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践优势,积极探索实践沟通、教学沟通、合作沟通的“三通”教学模式,五年累计为100余名医学生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学生与社区医生的实践沟通。在参加基本医疗服务基础上,蛟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医学生跟随社区责任医生上门随访,参与孕妇学校、育儿学校活动,传染病采样流调随访,参观百草园,体验社区中医药等,全方位接触社区卫生服务,在实践中加强沟通,同时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的拓展,医学生全程体验到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健康小屋“自助式”服务,“一站一品”品牌特色服务,让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实践并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二是老师与社区医生的教学沟通。定期组织医学院老师与带教的社区医生开展交流座谈会,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征求医学生、医学院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医学生们的心态和要求,共同探索,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整体带教水平,并吸收更多医学生毕业后投身到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来。 三是学院与教学基地的合作沟通。双方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这一平台,共同探索医学生社区卫生实践教学新模式,医学院强调“知识、能力、实践”相结合的内涵教育,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路径,在医学教育中创新性地开展“服务性学习”、“工作中学习”;蛟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将教学目标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反思,检验社区卫生服务的合理性,进而拓展服务内涵;双方还加强业务学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为期3年的市级科研项目《宁波市重金属污染人体健康危害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