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定海区被列入全省“乡村医生签约式服务”试点单位。6月起,该区正式启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通过探索创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服务格局。目前,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推行该项服务,已与26%以上的重点人群完成签约,预计年内可提前完成为辖区内30%的重点人群提供签约式服务的既定目标,截止今年9月,全区城乡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建档率97.94%。近两年,农渔村公共卫生项目综合达标率均在90%以上,农渔民对公共卫生工作满意率均在95%以上。<BR> 一、精打细算,落实基础保障,奠定服务基石<BR> <STRONG>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STRONG>。建立由卫生部门一把手任组长,各基层医疗机构担任成员的工作指导小组,形成局管全区、科管片区、院管地区的三级联动体制。落实包干责任制,各基层医疗机构签订责任书,明确每个阶段需要完成任务。召开恳谈会、推进会,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并将各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工作情况进行公示。<BR> <STRONG>二是优化人员配置</STRONG>。实行透明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由基层医疗机构筛选出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强、沟通能力过关的在职、在编全科医生,配备协作意识强的医护团队和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专业人员,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工作,实现家庭医生负责“医疗”,社区护士负责“护理”以及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专业人员负责“防护”的“三级联动”机制。目前,该区已有99个家庭医生,397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BR> <STRONG> 三是提供财政支持</STRONG>。每年落实一定数量专款,用于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基本设备配备、信息化建设、人才绩效考核等。目前,已为每位家庭医生配备笔记本电脑、健康热线手机、安全药箱等基本服务设备。对于签约式服务中,开展和完成情况较好的基层医疗机构,在设备添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倾斜。<BR> 二、精益求精,细化服务措施,延伸服务触角<BR> <STRONG>一是明确服务内容</STRONG>。建立家庭医生包干责任制,以1名家庭医生服务300—500名居民为基准,全区已有99名家庭医生与20000多位居民签约。首批服务对象为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孕产妇、老年人、低保家庭等重点健康管理人群,并逐步将服务范围涵盖至暂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医生主要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日常诊疗、上门服务、电话预约等防病治病工作,慢性病、传染病、公共卫生监测等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以及定期公开讲课、互动交流、健康咨询、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等宣传指导服务。<BR> <STRONG>二是深化个性服务</STRONG>。建立个性化健康评估机制,为签约居民提供免费的个人及家庭健康状况评估,制订个性化健康方案,针对发现的健康危险因素,提供不少于3次的营养膳食、运动方式指导等健康促进服务。根据首批受惠人群的特殊性,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分别对高、中、低危高血压患者开展随访12、6、4次,对精神病患者根据管制级别提供服务12、6、4次,为行动不便人员代购药品,平均每月帮忙代购药品300多人次。开展就医路径推荐和免费联系工作,根据签约居民日常身体状况,提供适宜的就诊方式和路线选择,免费为其预约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和转诊服务。<BR> <STRONG>三是拓展服务方式</STRONG>。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建设,运用在线咨询服务、网络诊疗室、家庭医生QQ群等网络服务平台,改单纯的“坐堂待诊”为主动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目前全区13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通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与市级医院双向合作协作。推行24小时家庭医生待命制,通过上门走访、公告公示等形式发放家庭医生联系服务卡,家庭医生保持全天候电话畅通,实时接受电话咨询,根据居民个体情况提供上门、预约医疗服务。<BR> 三、精挑细选,强化督查考核,提升服务效能<BR> <STRONG>一是落实培训机制</STRONG>。依托干览、盐仓两个培训基地,对家庭医生(卫技人员)开展定期定时、分批分层的规范化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慢性病动态管理、老年人服务、中医药、临床实践等。今年已开展培训7期,培训239人。定期选送家庭医生(卫技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学院进修培训,组织开展各项技术比武,激励和引导家庭医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推进家庭医生素质提升。<BR> <STRONG> 二是开展监督测评</STRONG>。引入第三方测评机制,委托浙江海洋学院作为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家庭医生的服务态度、医疗技能和就诊时间,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便民服务设施、卫生状况满意度等,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测评,今年测评满意度为92.51%。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督体系。由市妇保院、医政科等专家组成考评组,通过抽查咨询、明查暗访的方式,每年对各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开展情况进行不少于2次的现场督导和点评,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接受群众监督。<BR> <STRONG>三是强化绩效考核</STRONG>。出台《定海区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把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制度、职责范围、工作流程等内容进行细化,定期开展对签约人数、服务情况、服务对象知晓率和满意度的考核测评,考核结果直接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家庭医生以及团队的考核评价还将列入每年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中。建立表彰奖励制度,鼓励家庭医生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对表现突出的家庭医生和团队,在教育培训、岗位聘用、后备干部培养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