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城市公立医院的全力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展迅速,成效显著。截至7月底,全省范围内与城市医院实行紧密型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达到20家,提前并超额完成省政府年度目标任务。 合作办医双方通过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并举,充分发挥城市医院与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建立具有较强生命力与可持续性的全面托管式合作办医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逐步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加强部门协同。针对当前城市医院就医流量巨大、医务人员超负荷运转及县域医院服务能力、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的现状,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大决策,省政府领导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省级医院和各部门意见,逐步明确了资源下沉的模式架构和实施路径,即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并举,充分发挥城市医院与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性,使城市医院与基层医院建立以提高合作医院的服务能力水平和吸引力为核心、具有较强生命力与可持续性的全面托管式的合作办医模式。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省编委办、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等部门加强配合,共同制定《关于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同意后转发,为资源下沉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注重提能增效,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鼓励各类三级甲等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式合作办医模式,以管理、技术、人才、信息等为纽带,实现城市医院的人、财、物下沉流动,条件成熟的可进一步进行纵向整合,探索医院集团化运营模式。合作办医过程中,城市医院全面参与托管医院的运行管理,根据托管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要,长期下派适应运行管理需要的管理及技术团队从事医院管理、专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升托管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资源下沉,推动全省卫生事业的快速、均衡发展,有序扩大和有效配置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平衡区域配置、完善能级设置和改善资源结构。 三是注重改援结合,推进管理创新。在合作办医的推进过程中,同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由理事会、监事会和医院管理层三部分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医院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的分配与制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探索建立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基层医院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畅通合作办医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渠道,创新建立合作医院内、区域内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确保病人的有序就医和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营造分级诊疗、合理有序的医疗服务格局。 四是注重合作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从以往的支援工作中发现,单纯靠行政指令或自愿结对形式的支援,缺乏强有力的合作纽带,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合作的稳固性都不高,也很难取得实效。因此,本次资源下沉工作要求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运用经济纽带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城市医院可按不低于托管医院业务总收入3%的比例收取托管费用,该费用由委托方支付。为调动派驻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派出单位在内部分配中应向派驻人员予以适当倾斜,派驻单位也可根据考核结果给予适当补助。此外,落实政府投入及相关政策,确保地方政府对医院的保障不变、责任不变、监管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