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黄强、沈彬等的一项研究显示,混合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中远期生存率令人满意;而且采用第3代骨水泥技术固定股骨假体取得与现代非骨水泥假体相近的中远期生存率。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4期《中华外科杂志》。 <BR> 研究者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间接受混合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的患者126例(135髋)进行中远期随访。观察假体位置及其周围骨质变化,计算聚乙烯内衬磨损率。采用卡普兰-梅耶(Kaplan-Meier)方法估算假体10年生存率,以无菌性松动、单纯骨溶解病灶清除植骨术及翻修为随访终点。 <BR> 该研究共有79例(85髋)患者获得随访。以无菌性松动为随访终点,髋臼假体10生存率为97.6%,股骨假体10年生存率为100%;以无菌性松动、单纯骨溶解病灶清除植骨术为随访终点,髋臼假体生存率为95.2%,股骨假体生存率为98.8%。 <BR><B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