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新药前沿
药物治疗
关键字:
搜索栏目:
 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物治疗
急性心梗PCI后多血管病变的治疗策略
作者:医学论坛报 时间:2012-04-24 点击:310 来源:网络来源
&nbsp;&nbsp; 2012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于近日报告了荷兰学者对多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就诊患者开展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在当前日常临床实践的4种急性心梗和多支血管病变病人的治疗策略中,计划血运重建组【预期2期经皮冠脉介入(PCI)和计划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长期随访期间的生存率高于1期PCI或药物治疗组;当前数据支持2期PCI是多支血管病变STEMI病人的首选治疗策略;研究人员还指出,尚需开展前瞻性随机研究,以证实上述研究发现,并为血运重建最佳策略提供工具。 <BR>  在因STEMI而行PCI治疗的病人中,约50%的病人存在多支血管病变。明显非罪犯病变(NCL)的最佳治疗尚不清楚。为评估其最佳治疗策略,研究者比较了多支血管病变STEMI病人直接PCI后进行NCL治疗的当前4种治疗策略的临床转归。研究人员通过回顾将之前未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无休克或复苏的833例多血管病变STEMI的直接PCI就诊病人纳入了研究。在直接PCI中,64例患者所有NCL行PCI(1期,66岁),122例行预期(Scheduled)2期PCI,114例行计划CABG,533例接受药物治疗。随访期间,评估4种策略的死亡率、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死亡、急性心梗复发、再次血运重建、脑血管意外事件)及心衰所致入院情况。 <BR>  结果显示:2期PCI组中,病人年龄较轻(p=0.00),高胆固醇血症(p=0.02)更常见。在3.2年的中位随访期间,总死亡率为9%(74/833)。1期PCI、2期PCI、CABG和药物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0.1%、4.1%、7.9%和10.1%,其中2期PCI组与药物治疗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4)。2期PCI组有显著更多的血运重建(p=0.01)。与2期PCI组相比,CABG组的脑血管意外事件显著较常见(p=0.04)。在中位数随访期间,急性心梗复发或心衰所致入院没有显著差异。 <BR><BR>
返回>>>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网 版权所有@2008 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办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zhejiangyszk@163.com
建议浏览器IE6.0+ 分辨率:1024*768以上